没人觉得明朝历史很诡异吗,没人觉得明朝历史很诡异吗知乎
明朝有的皇帝为什么这么荒诞不经,然后人本质又不坏?
题主这话说的有意思,就像现在社会上的一些家长,不管孩子做过多少坏事,他都能为孩子找到解释的理由,因为“孩子的本质又不坏”。皇帝荒诞不经,为什么又会本质不坏呢?
1644年清军入关,不久进占北京。并开始编纂史书的工作,中国各个朝代对前代史的编纂都是很重视的,因为这代表了一种正统的传承,相当于宣告前朝已经灭亡,需要盖棺定论,而新朝已经开始,万象更新。但是此时政局不稳,并不是编纂史书的好时机,所以清朝的君主们只是摆出了编撰明史的样子。
在康熙十七年(1678年),修史的条件已经满足,康熙下令全面编撰明史,直到康熙、雍正先后死去的1739年(乾隆四年),历经九十多年,经三度修撰、编辑和删改的《明史稿》终于定稿(武英殿本)并公开刊印和发行。
在明朝时,史官的工作都是独立的,并具有保密性的,而在清朝,史官写的史书都要经过皇帝的过目与批准,成王败寇,史书的真实性在清朝这里很值得怀疑,清朝的几位统治者对《明史》修撰的重视可谓到了离谱的程度,《明史》每完成一部分,康熙、雍正、乾隆无不仔细审阅,乃至事无大小地就每个自己所“关心”的细节提出自己的“建议”并让书写者修改。
可以想象,我们口中的康熙大帝,在空闲时间御览正在修改中的明史,并且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,“这里这句写的不好,某某皇帝能有这种手段”,“这里写的不好,某某皇帝怎么这样英明”。在三位皇帝的“关心”之下,“明史”的可信性可想而知。
“明朝那些事儿”为什么能火,这些段子可不是作者编出来的,而是在“康,雍,乾”三代皇帝的“关怀下”,清朝整个“明史”编写班子,共同的“智慧”结晶。这也就是为什么明朝皇帝“逗逼”多。
明武宗不愿意在北京呆着,每天都想着建功立业,自己把自己封为大将军,并且还大摇大摆的给自己发工资,带兵出征蒙古,几万人在塞外晃悠了一圈,花了数不清的银子,据说就杀了几个蒙古人就回来了。
明宪宗是个“大姐控”,满屋子美女不爱,偏偏爱比自己大十几岁的万贵妃,万贵妃利用明宪宗的宠爱横行后宫,荼毒怀孕的后妃,差点搞到明宪宗绝了后。宪宗的长子也就是后来的明孝宗,在万贵妃的堕胎药下捡回来一条命,被太监们藏了起来,长到胎发及地才见到父亲,结果孝宗生母以及拼命救下孝宗的太监却都被万贵妃害死,年幼的明孝宗被太后亲自养在身边才捡回一条命。可以说因为爱上一位大姐姐,明宪宗自己制造了自己家的人伦惨剧。
明神宗和朝臣赌气,四十年不上朝。明神宗想立福王为太子,朝臣不同意,要求皇帝立自己的长子朱常洛,也就是后来的明光宗,明神宗不同意,一生气***了。皇帝不上班,朝廷陷入了困境,一方面很多官位缺人,皇帝不签字补不了人,另一方面,新中的进士没有皇帝签字安排不了工作,吏部被逼的没法,让新中的进士抽签决定到哪任职。中央九部全部官员加一起31人,空缺竟达24人,内阁大臣李廷机受不了工作压力就向皇帝请辞,结果连写了123份辞呈都没有收到回音,万般无奈之下,这位仁兄自己罢了自己的官躲到老家去了,皇帝竟然也没有追究。
明熹宗朱由校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“木匠皇帝”,他一生致力于木匠事业,不理朝政。看着提意见的东林党的不顺眼,他就搞出了个“九千岁”魏忠贤,用来弹压文官集团。明宪宗只是爱上了个大姐姐,明熹宗则是和自己的乳母客氏走到了一起,其中真相甚至让人不敢直视。
明朝的皇帝分为两大类,一是暴君不是昏,二是昏君不暴,本质都算比较好的。
明朝暴君不是昏的皇帝有三位,分为是朱元璋、朱棣、和朱由检。主要是因为这三个皇帝属于乱世皇帝,乱世用重典,国家才能进入正轨,目的都是想更加巩固大明的统治,只不过结果不一样,朱元璋、朱棣英明雄武,开创伟业,而崇祯皇帝虽然一样弑杀,但越干越家败。
除了这三个皇帝之外呢,明朝还有十三位皇帝,这十三位皇帝普遍属于昏而不暴类型的,只是昏的程度不一样,有的刚开始还可以,干着干着就跑偏的,有的从头到尾都在跑遍状态,把自己的业余爱好凌驾于国家社稷之上,普通人倒是可以,但是皇帝却不行,皇帝身肩天下苍生的责任,精力都投入到自己的爱好当中自然是昏庸的,民间有一句话说,如果一个人能全身心投入到兴趣爱好当中,这个人不会太坏,这些明朝皇帝就是这样的类似。
明朝的黑暗呢,主要还是由于手下权臣的为非作歹,皇帝又不问,更加纵容了天下的黑暗。
两个因素导致的:
1.明朝士大夫掌握了编写史书的权力。
2.皇权与士大夫权力激烈的斗争。
以下是详解:
我们了解历史的主要途径就是史书记载,皇帝也不例外。那为什么史书会记载明朝皇帝荒诞不经的事情?
当时的士大夫阶层受到“程朱理学”思想的影响,行为举止十分古板,科举考试开始写八股文也能侧面反应出来。一些皇帝拿士大夫的古板没办法,就用一些行为去***他们,都是些不符合儒家道德行为规范的。
在两股势力斗争中,皇帝拥有“恐怖”的特务组织,经常占据上风。百官敢怒不敢言,在史书上也就记下了很多皇帝的丑事,“抹黑”这些皇帝。所以史书中的宦官也都是卑鄙小人,实际上明朝的宦官对社会发展和历史进程做出了很大贡献。
明朝中后期的皇帝,大多能力都一般,士大夫阶层是治理国家的中坚,皇帝虽然恨这些人,但是也明白离不开他们。虽然朱元璋在官僚体系设置上扩大了皇权,但是实际上却不得不让渡更多的权力来维持国家的正常运转。所以皇帝在很多方面经常妥协,他们也就“坏”不起来了。
明朝的皇帝奇葩很多,有爱斗蛐蛐的,有爱玩姐弟恋的,有爱养动物的,有爱做木匠活的等等。
虽然都很荒诞不经,但对于守城的明朝皇帝来说也不算太离谱,毕竟皇帝也是人,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,只是他们过多的精力放在在发展自己的兴趣上,而很少放在国家事务上。
皇帝即使在离谱可是明朝的大臣们都是当时社会的精英,皇帝所受到的教育也都是最好的教育,还有骨子里流淌着皇族的血液,天生在心态上高人一等。
所以我认为他们的本质并没有好坏之分,只是想治理国家的方式方法不同。
明朝出了这么多荒诞不经的皇帝,而国家还能正常向前发展,还真的感谢明朝的内阁制度,这个制度虽然限制了皇权,但也给皇帝减轻了政务的负担。使得皇帝在不爱理政的时候,国家机器还能正常运转。